如今,我国每年需要2000多种化工配套原材料和中间体,需求量超过250万吨。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可以配套,只有少数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丰富,原材料价格低廉,很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医药中间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医药中间体的监管和标准。
“中国医药中间体的发展前景仍然乐观,”这是记者在2006年第二届医药中间体研发进展和市场前景研讨会上从与会专家那里得知的信息。
2006年,中国药科大学廖清江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建红等70多名医药中间体行业专业人士参加了研讨会,包括SFDA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药科大学廖清江教授、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在我国医药中间体产品链中,中上游基础原料药中间体产品应用广泛,在整个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迅速,在市场上备受关注。
然而,中国医药中间产品的出口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印度的压力。印度在制药业的迅速崛起现在与中国形成了竞争和共生关系。事实证明,欧盟、北美、中东、东南亚等中国医药中间主要出口地区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中国制药中间体行业必须调整出口战略。专家认为,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中间体品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突破。
具体品种方面,磺胺、四环素、安乃近等商品是我国较早走出去的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医药中间体发展迅速,我们的优势可以从目前一些品种在世界上的主要产销份额中看出。比如VC、青霉素、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柠檬酸占世界份额的60%以上。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布洛芬、阿司匹林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产品类型。在产品分类上,抗感染药、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是我国出口型原料药系列,占原料药总出口量的90%以上,国内相应中间体需求量也较大。
专家还提醒相关制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随着形势的推移,制药中间体的研究和生产也应进行调整。专家认为,疾病谱的变化将创造一个新的制药市场领域,相应的制药中间体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新的机会。研讨会上,专家推测,2010年发病率高的疾病包括精神疾病、更年期疾病、勃起功能障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鼻窦炎、偏头痛、糖尿病、老年疾病、致命感染等,必将迎来相关药物中间体需求的增加。